


2021-05-08
美國又對中國企業下黑手了!
美國挑起的中美貿易戰至今已經三年時間,這過程中,它用許多莫須有的理由打擊了不少優秀的中國企業,例如華為、大疆、??低暋⒅行緡H、商湯科技、中國船舶集團......
為了拖慢中國的發展速度,“燈塔國”可謂煞費苦心。
不過,這一次被下黑手的不是什么人們印象中的高新科技,受傷的是中國床墊企業。
小小的一張床墊,又礙著美國什么事了?
1
不講理的美國,又耍流氓!
美國對中國床墊下黑手的原因很簡單。
中國床墊競爭力太強,威脅到了美國本土企業。
美國商務部在公告中稱,2017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460萬張的床墊,價值4.365億美元;2016年的數據為182萬張,價值1.721億美元。
僅僅一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床墊數量和總貨值翻了2.5倍!
從那時起,美國就盯上了中國床墊。
所以在2018年,美國商務部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床墊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
一年后的5月29日(美國時間),美國商務部公告:因“低價傾銷”,將對中國制造的床墊征收從38%到最高1731%的反傾銷稅。
但中國企業沒有坐以待斃。
自從美國開始反傾銷/反補貼,一些中國企業就開始在泰國、越南等地投資建廠,以避開高額的反傾銷稅。
例如喜臨門在泰國投建基地,夢百合在泰國、塞爾維亞等地布局,顧家家居選擇了越南、馬來西亞等地。
可好景不長,美國很快注意到來自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的床墊出現暴增,并意識到背后力量還是中國企業。
所以在今年3月19日美國對中國床墊做出的反補貼肯定性終裁中,美國又把反補貼/反傾銷的招數用在了柬埔寨、馬來西亞、塞爾維亞、泰國等7個國家,反傾銷稅稅率最高達763.28%!
目的很明顯:堵死一切中國床墊出口歐美可能存在的道路。
不得不說,美國為了保護本國企業,已經如流氓般不講原則,不擇手段。
為什么這么說?
美國會調查中國床墊,起因是美國床墊制造商請愿。去年3月,它們甚至提交了3000頁的請愿書,聲稱中國床墊企業在低價傾銷,給它們造成實質傷害。
不難看出,核心問題是:中國床墊企業是否有低價傾銷的行為?
先說結論,沒有。
那些請愿企業口口聲聲指責中國床墊在低價傾銷,但打臉的是,“美國床墊聯盟”(American Mattress Alliance,簡稱AMA)明確指出,請愿企業實際都能做出比進口床墊價格更低的產品,并以其中一家叫Corsicana的企業為例,它生產的12英尺床墊的批發價就低于進口床墊的登岸成本。
這說明什么?只有兩個可能。
第一,那些請愿企業有能力但選擇不生產更低成本的床墊,好賺取高利潤;第二,它們更便宜,但還是賣不過中國床墊。
不論何種情況,它們都需要把物美價廉的中國床墊清理出局。
除了成本,請愿企業還提到:因為中國床墊傾銷,美國超過40家床墊制造商倒閉,造成大量失業。
然而,真實情況依舊打臉!
美國媒體在報道中,幾乎都不認為美國床墊制造商倒閉和所謂的傾銷有關,罪魁禍首實際是美國國內的各種并購、收購、升級等。
同時還指出:并購、收購等行為消滅了1278個崗位,但也創造了1215個新崗位。也就是說,美國只損失了63個崗位。
即便如此,那些請愿企業還是堅持中國床墊導致大量美國人失業,可謂無恥。
最無恥的是它們的請愿時機。
在它們提交3000頁請愿書之際,美國疫情已經爆發,醫院病床急需床墊,而進口床墊占了很大比例,它們卻漠不關心。
一位美國床墊進口商表示:自己倉庫內的進口床墊能在兩天內發送到位,但那些美國制造商,它們得耗費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絕對會給美國抗疫拖后腿。
以上種種情況,美國商務部難道會不清楚?
當然不可能。只是為了保護本土品牌,他們需要借口,哪怕是蹩腳的借口。
所以那3000頁請愿書,很多美國媒體及行業人士都看不下去。“美國床墊聯盟”總結道:這些請愿企業如果真有什么損失,那也不是進口床墊造成的,而是它們自作孽,例如忽視電商、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等。
說到底,還是因為美國本土床墊打不過物美價廉的中國床墊,否則它們何嘗不想像中國床墊那樣走向國際,做大做強?
產品被中國床墊吊打,所以它們只能窩在美國,靠政府保護。
2
那些被針對的床墊企業,還撐得住嗎?
美國本土床墊制造商和美國政府耍流氓,帶給中國床墊企業的影響不可避免。
早在2019年,據家居業商業雜志《今日家具》報道,一些床墊出口企業不得以多花精力在歐洲市場新開發了意大利客戶和荷蘭客戶,但只有100多張的試單?!耙郧拔覀冺n國客戶都不做的,現在沒辦法啦!只能慢慢培養?!?/span>
這些中小企業正是受波及最深的群體。它們大都沒有像喜臨門、夢百合、顧家家居那樣的實力在海外建廠,很難避開反傾銷稅,同時也很難開拓新市場,出口歐美受阻后,業務開展將困難重重。
另一邊,中國大型床墊企業,受影響程度則有深有淺。
先說顧家家居,過去幾年進軍海外的意圖非常明顯,從2018年開始,顧家就先后對意大利、德國和澳大利亞家居品牌進行收購,例如3.2億收購德國頂級家具品牌Rolf Benz,對海外市場頗為看重。
如今顧家的腳步被迫放緩,海外業務對公司很難再有積極拉動的作用。
再說夢百合,在大型床墊企業中,反傾銷對它的沖擊應該是最大的。
其一,夢百合在海外擁有較多生產基地,如今美國反傾銷的范圍擴大到東南亞等地,夢百合的海外工廠即使能調整以應對危機,仍需要資金、時間。
其二,歐美主要發達國家對記憶棉制品的接受程度較高,而記憶棉家居制品正是夢百合的主要產品,反傾銷會直接沖擊其海外業務。
所以終裁結果出來后,3月23日午后,夢百合股價突然閃崩跌停,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是企業出現業績暴雷了。
最后看喜臨門,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它的損失卻小了許多。
首先,雖然喜臨門在東南亞也有布局,但投入較小,易于調整。例如喜臨門在2019年先后在越南和泰國成立越南莎芬公司和泰國喜綿公司,出資分別為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07萬元)和1000萬泰銖(約合人民幣208萬元)。
去年喜臨門還曾對外回應:“泰國和越南的工廠之前都是以租賃廠房的形式進行生產運營,整體投入較小,后續根據國際及市場形勢對產能進行調整”。
其次,喜臨門的業務重心始終在國內市場,海外業務占比不大。
反傾銷對喜臨門的對美出口業務肯定有打擊,但據喜臨門解釋:“我司近幾年來大力發展自主品牌業務擴大品牌影響力,出口代工業務的比例并不高,對美出口業務的比例更低,且出口業務本身的毛利率較低盈利較少,因此并不會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構成重大影響?!?/span>
所以說喜臨門所受影響應該很小。
根據喜臨門發布的2020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喜臨門實現營業收入56.23億元,同比增長15.53%,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8.35%,其中營業收入中床墊產品占比最高,達51%。
前不久喜臨門還披露了一季報,在2021年第一季度里,喜臨門實現營業總收入12.5億,同比增長72.5%;毛利率為34.5%,同比提高12.9個百分點,凈利率為7.8%,同比提高15.3%,均超越市場預期。
這說明即使在反傾銷的背景下,喜臨門仍保住了業務基本面,而這與其更重視國內市場有著莫大關系。
總體而言,對于一些中小床墊出口企業,短期困境在所難免,而對于大型床墊企業,由于雄厚實力和高知名度,抗風險能力更強,也更方便轉戰國內以減少損失,反傾銷構不成實質性的威脅。
3
美國越來越氣急敗壞,我們如何應對?
在可預見的未來里,美國無事生非的概率應該是只增不減。
前段時間,美國FBI局長還表示,“中國威脅”現在是“頭等優先事項”,FBI每10個小時就會發起一個與中國相關的新調查。
美國越來越氣急敗壞,但我們也不用過于擔憂。
回顧貿易戰會發現,美國針對的大多數是中國的優勢行業、企業和產品,例如華為、大疆、床墊等等,包括最近的新疆棉花之所以會被抹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由于新疆棉花威脅到了原本稱霸世界的美國棉花產業。
但這些優秀的中國企業和產品的崛起是大勢所趨,即便遭遇阻礙,也只是暫時的。
事實也證明,美國的各種盤外招根本攔不住中國產品。
去年12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消息稱,前11個月中美貿易總值增長6.9%,對美貿易順差2萬億元。
這背后反映的是無數美國企業已經對中國產品產生極大的依賴——哪怕美國對中國產品加收關稅,它們也不得不用。
所以在過去幾年,一直有許多美國企業反對政府的行為,它們的理由有:中國工人的工藝高超;中國供應鏈先進、完善;有些技術就是中國發明的.....總之很難找到中國的替代國。
這就是中國產品,“用了就離不開”,美國可能堵得住嗎?
中國床墊行業也是如此,中國床墊的競爭力非常強悍,將來必然會打破美國反傾銷帶來的阻礙。
首先,中國床墊企業在行業標準和關鍵專利上,掌握了相當的話語權。
以行業領軍企業喜臨門為例,截至目前,喜臨門制定各級標準近30項,其中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10項,同時累計申請國內專利843項,國際專利16項。
今年3月19日,喜臨門還發布了《中國睡眠指數報告》,根據對國內數十個城市的數千位用戶的調研結果,提出:人一生需要睡8張床墊。這也是全球首個床墊更換標準。
一流企業賣標準,中國床墊企業能躋身標準制定者,和它們對研發、對用戶的重視息息相關。
例如夢百合,2017到2019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0.80億、0.89億、1.01億,研發人員也從2016年的81人增長到2019年的171人。
喜臨門的投入更大,2020年的研發投入高達1.25億元。2015-2019年,喜臨門研發費用總額達4.6億元,研發費用率占比均值3.2%,超過美國頭部床具企業的0.82%和中國頭部床具企業的1.40%。
其次,中國床墊的產品實力很雄厚,穩居行業領先的水平。
如今家居產品的智能化是大趨勢,床墊也不例外,所以中國優秀的床墊企業都在該領域猛下功夫。
夢百合有“0壓床墊”,據報道,它能讓人體頭、頸、肩等和床墊的貼合度最高達97.8%,從而減少睡眠中的翻身次數,讓人有連貫的睡眠周期。
喜臨門值得一提的則有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去年發布的第一代產品Smart 1,能做到千人千面的精準匹配,據悉能平均為用戶提升17分鐘深度睡眠時間。
最后,中國龐大的用戶樣本,還能促進床墊企業能對用戶有更透徹的研究,不斷升級迭代產品。
除了以上優勢,中國床墊企業還有一大利好:現在的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床墊生產基地和最大的消費市場,市場規模超650億元,且中國床墊普及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意味著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
所以對喜臨門等床墊企業,做好國內市場,既能抵消反傾銷的影響,也能基于龐大的用戶樣本繼續提升產品質量,為日后打通多元化的國際貿易通道奠定基礎。
這也可以是很多被美國針對的企業的突圍之路。
中國擁有全產業鏈以及最大的單一市場,這些企業依靠國內力量打造出更高質量的產品,勢必能沖散暫時的陰霾。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高質量的中國產品走向世界,美國想堵也是堵不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