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2
坐在辦公室里,看著監控大屏,設備的運轉2情況一目了然;
在生產車間,通過視頻AI視覺技術檢測原料,及時發現不合格產品;
在成品庫房里,無人夾抱車利用5G遠程駕駛系統操控來回穿梭,提升運輸效率……
這是成千上萬個智慧工廠里的一幕幕場景,工作人員足不出戶就完成了監控、巡檢以及遠程協助處理等日常管理工作。

這一切的實現,離不開中國電信推動數字技術和工業深度融合,夯實數字化轉型的產業基礎。在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表示,在推動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中國電信聚焦重點,加大數字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創新應用,為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專業支撐和保障。
5G+云網一體,夯實數字化轉型底座
專家表示,未來5G的應用80%在工業互聯網領域,5G為工業互聯網插上騰飛的翅膀。據了解,在5G+工業互聯網領域,中國電信落實云改數轉戰略,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建設,確立了網絡是基礎、平臺是中樞、數據是要素、安全是保障的發展思路。
首先,在網絡基礎方面,創新推出5G定制網能力魔方。中國電信推出“致遠、比鄰、如翼”三種5G定制網服務,創新打造5G能力魔方,基于對5G的端、網、云、邊、用、服能力的解析和重構,實現“場景精準適配、能力多維構建、方案快捷交付”,可滿足各行業客戶的復雜需求。

其次,在平臺賦能方面,打造行業數字化平臺。中國電信率先提出云網融合理念,天翼云已建成“2+4+31+X”的云網基礎設施,全國315個云資源池的云能力。據李正茂介紹,基于天翼云,中國電信打造一系列數字化平臺,目前已完成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安全中臺建設,梳理出1000多項對外開放調用的原子能力,打造了諸葛AI平臺、呼叫中心平臺、視頻云平臺、語音云平臺等通用產品平臺,賦能各行各業。
再次,在數據匯聚方面,打造自主研發工業互聯網平臺。中國電信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工業連接為基礎,以數據匯聚為核心,為工業企業提供全面的數據融通和數據賦能。李正茂表示,該平臺突出特點是生態中立,不依附于任何企業,有利于最大規模實現行業數據共享交換。目前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已覆蓋礦山、電力等20多個細分行業,助力工業產業數字化轉型。

第四,在安全保障方面,構建工業內網統一安全防護體系。中國電信向工業企業內網輸出自身安全能力,自主研發了安全的SDWAN網關、工業控制網關等,部署了差異化的安全防護系統,合作開展端到端的安全防護,共同打造安全能力池,構建5G、工業光網、專線、私有云和公有云共存環境下的統一安全防護體系。
從制造邁到智造,千行百業加“數”轉變
5G+工業互聯網究竟能為產業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工聯智庫專家、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子文表示,“工業互聯網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乘數效應’,推動傳統制造業提質、增效、降本、增值。”今年以來,中國電信5G賦能制造向“智造”升級的節奏明顯加快。李正茂透露,過去一年,中國電信的5G業務在工業領域實現規模推廣,在煤礦、鋼鐵、化工、家電、裝備等行業取得明顯成效。
如何減少煤礦輔助運輸事故,“無人化”是重要探索。中國電信為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準能集團搭建了5G網絡,建設“5G+無人駕駛、遠程控制”等規模化場景應用,助力準能實現生產少人化和無人化,礦用卡車司機由4人減少至零,未來5年節約成本9.15億,效能至少提升25%,實現煤礦智慧化轉型,提升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

PLC(可編程控制器)是工業生產過程的關鍵控制環節,中國電信在湖北荊州、廣東佛山、重慶等地為美的集團打造燈塔工廠,業界首發5G云化PLC。依托中國電信5G、天翼云、MEC、切片等技術,實現了美的集團內部5G相關先進技術與工廠生產環節緊密結合,極大提升了工業自動化控制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并支撐叉車調度、AGV、車輛定位、AI質檢等應用快速落地,幫助美的產線調整時間縮短50%,物流效率提升10%、壞件檢出率提升10%,實現利潤增長3億。在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標桿賽中,中國電信選送的“基于5G工業互聯專網的美的集團世界燈塔工廠”項目斬獲金獎。
從制造邁向“智”造,通過云端賦能是實現數字化蛻變的重要途徑。中國電信在三一重工兩個園區實現5G全覆蓋,為其打造全國產業園5G+MEC邊緣云項目,從AGV端到高密邊緣計算平臺、視覺導航核心算法,均實現國產自主可控,通過云+5G+AI能力,構建可靈活部署、泛在接入、智能分析的全云化、數字化工廠,為三一重工的業務數字化奠定基礎。同時中國電信還助力三一重工業務系統上云,有效解決三一重工當前生產數據量大、數據中心空間緊張、維護成本高等問題。
此外,在工業互聯網應用方面,還取得不少重要突破。中國電信是東風嵐圖汽車唯一的物聯網卡供應商,加速推動了車聯網的發展;協助山東重工進行云原生改造,幫助客戶打造了自主可控的IT生態體系;為海螺水泥打造全球首個5G超級上行商用,推動生產模式向5G、全連接、低碳模式變革,提升生產率20%。
5G應用正揚帆發展,規模化復制推廣成為其發展的主旋律。李正茂表示,目前中國電信的5G應用案例已有上千個,未來還將大幅增加。
堅定開放合作,共創5G繁榮生態
“5G+工業互聯網”不是傳統“網絡”的狹義概念,而是從工業終端采集到連接云平臺及工業應用的全棧體系,打造5G+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加強與產業鏈的生態合作大勢所趨。

李正茂表示,中國電信以推動5G產業鏈繁榮為目標,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體系。秉承開放包容理念,與產業各方一道,圍繞行業、內容、應用、云、終端等,提供600多個開放的原子能力,構建合作共贏大生態。
今年7月,中國電信攜手華為和眾多合作伙伴,在北京共同發布業界首個運營商5G融合應用開放實驗室,為5G賦能千行百業提供測試驗證平臺,服務行業合作伙伴基于該平臺驗證、開發創新,并成為各領域行業解決方案的孵化器和賦能中心。目前已經建成了“5G+云+AI”測試驗證平臺,驗證5G低時延、高帶寬、廣覆蓋、大連接等技術特性應用在機械臂、PLC控制模塊、AGV設備等工業領域的可行性。
此外,中國電信還發起成立了5G產業創新聯盟,搭建合作平臺,截至目前,已發展聯盟成員300余家,中國電信與美的集團、三一重工、海螺水泥、神東煤礦、九牧廚衛等多家行業頭部企業開展5G領域深度創新落地,匯聚產業鏈合作伙伴近千家,涵蓋工業、農業、醫療、教育、媒體等多個重點行業。去年,聯盟還發布《5G﹢工業互聯網生態合作白皮書》就強化生態合作、推進5G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進行深入闡述。
擊鼓催征穩馭舟,奮楫揚帆逐浪高。中國電信將持續推進云網融合及“云改數轉”基本戰略,攜手產業各方合作伙伴,繁榮5G與產業數字化生態,賦能行業發展,推進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