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8
最近華為發布的戰略級產品HarmonyOS,像一顆深水炸彈,引爆科技圈。鴻蒙就是用一套系統,把所有硬件串成一體,提供一致化的協同體驗。拋開“有必要引入其他手機公司嗎?”、“能不能為華為手機爭取更多搶救機會?”等問題,我們主要聊聊鴻蒙系統對醫械行業可能帶來哪些變化?鴻蒙來了!醫療器械行業要擁抱它嗎?
華為在醫械行業布局已久,陸續在數字醫院、遠程醫療、分級診療方面有過嘗試。會上,華為發布的搭載HarmonyOS的全新旗艦手表——華為WATCH 3系列備受關注,這款產品最大的看點是是其全面升級的主動健康管理功能。
01
搭載鴻蒙系統,深耕健康管理賽道
運動健康是華為CBG IoT戰略中的重要一環,這個戰略包括智能家居、車聯網、辦公場景。華為在運動健康領域深耕多年,不僅在智能穿戴的出貨量增速成為了國內第一,還建立了各類健康實驗室、多個全球研究中心,2009年的時候投入的人力已過千人。
在華為看來,智能穿戴是唯一可以24小時與用戶緊密接觸的智能設備,能夠幫助用戶不間斷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此外,可穿戴設備能夠連接全場景應用,數據的準確才可以打通與醫院的連接,為用戶提供健康管理建議。
圍繞主動健康管理,華為打造了一系列產品設備與服務。2015年,華為WATCH首度發布,心率監測成為用戶日常;2018年,華為WATCH GT發布,首次引入專業機構聯合開展心臟健康管理;2020年,華為發布了WATCH GT 2 PRO ECG,這款智能手表是華為首款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的設備;2021年5月,華為首款可以測量血壓的智能手表已通過醫療器械注冊檢驗,下一步將聯合專業醫療機構開啟注冊臨床試驗。
華為WATCH 3系列配合三方的專業血糖檢測,實現了全新方式的血糖管理,支持用戶授權將血糖數據傳輸至運動健康APP,從“血糖”卡片查看血糖數據、血糖分析和血糖知識庫,從而實現主動健康管理的閉環生態。
在保留從心率監測到全天候血氧監測等功能的基礎上,華為WATCH 3系列新增了腕部皮膚溫度和體溫檢測、跌倒檢測等功能,同時還開展健康研究,華為將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等專業醫療機構聯合發起呼吸健康研究,實現呼吸系統感染初步篩查,全天候守護用戶健康,將創新的健康監測功能帶給更多用戶。
此前,華為還通過與301醫院的合作,加入其心臟健康研究。301醫院基于HUAWEI Research快速構建心臟健康研究APP,配合華為智能穿戴設備高性能心率傳感器,依托全國70多家協作醫院,可精細化識別心律失常風險,為用戶提供房顫及早搏、篩查、確診、跟蹤、隨訪等一站式整合管理和房顫風險預測服務,目前已經超過了247萬多用戶參與心臟健康研究,還有141萬多用戶參與了睡眠呼吸暫停的研究。
華為消費者業務COO何剛表示,華為將持續探索未來數字健康新方向,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專業的主動健康管理、科學運動體驗,將數字世界帶進每個人的健康生活,未來,高血壓管理研究、冠心病篩查研究等也將繼續落地。
據悉,華為在健康領域的研究始于多年前,目前在國內投資建造了三個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它們分別是深圳天安云谷的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西安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東莞松山湖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
02
鴻蒙系統真的很受歡迎嗎
在HarmonyOS 2.0發布會上,華為帶來了一個極具想象力、讓不少人向往的智能生活場景。但真正的智能生活,僅靠一款產品或者一家企業遠遠不夠。
為了強化鴻蒙生態,華為不僅發布了“百”機煥新計劃,并表示將陸續向華為此前已推出的手機、平板、智慧屏等智能終端設備推送升級HarmonyOS 2,預計到明年上半年可實現近百款設備的系統升級。
與此同時,華為也正積極努力拓寬鴻蒙的“朋友圈”。截至2021年5月21日,HarmonyOS生態已經發展了1000多個智能硬件合作伙伴,50多個模組和芯片解決方案合作伙伴,包括家居、出行、教育、辦公、運動健康、政企、影音娛樂等多個領域的合作伙伴,具體包括美的、蘇泊爾、九陽股份、小熊電器、科大訊飛、京東方、三六零、潤和軟件等。
他們的加盟理由也不難理解。一方面,針對安卓系統的簡單互聯的薄弱點,鴻蒙系統的分布式技術是“萬物互聯”生態中的關鍵一環,可實現跨設備的深度互聯。另一方,就目前而言,并不是每一個企業都有能力打造自身的IoT生態體系,因此,順著鴻蒙東風而行,或許就是一個何樂不為的選擇。
眾所周知,手機是鴻蒙生態的核心,華為要想真正營造萬物互聯的生態,除了升級自有品牌外,就必須要尋求其他國內智能手機制造商的支持。但由于此前國內手機廠商與安卓綁定之深,鴻蒙系統或許還難以得到國內主流手機制造商的青睞。
截至目前,在手機品牌中,只有與華為一江之隔的魅族雖熱烈響應,但只是其旗下智能家居產品用上了鴻蒙,手機端運行的還是安卓;曾與華為同出一門的榮耀,也只是口頭表達了對鴻蒙的支持,同時仍在優先使用谷歌系統。
而在OPPO方面,5月24日,其公關部員工黃宏濤就發表微博表示,華為鴻蒙OS系統是在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安卓開源計劃)基礎上開發的系統,基礎版本太低,適配和維護成本高,因此并不看好鴻蒙OS系統。盡管該事件最終以黃宏濤的公開道歉和離職收尾,但是不難看出OPPO等一眾中國手機廠商對于鴻蒙生態的態度并不友好。
此外,小米也委婉表示,除非華為將鴻蒙業務獨立才會考慮使用。而且在萬物互聯這一領域,小米也摸索已久。去年,小米還發布了自己的物聯網操作系統Xiaomi Vela,直接對標鴻蒙,已吸引索尼、三星等大廠的加入。這也間接意味著,小米向鴻蒙說了“不”。
03
醫療器械行業要擁抱它嗎?
華為布局醫療已久,特別是醫療器械,與飛利浦、GE、聯影等等均有所合作,主要體現在云平臺上。華為在智慧醫院、區域公衛信息化及分級診療等醫療領域布局,并基于華為的全棧式云、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核心底層,實現患者、醫務人員、醫療機構及醫療器械間的互動。從近年來華為與醫療企業的合作來看,華為重在輸出智慧醫療相關技術,為醫療企業“鋪路”。
華為擁有顛覆醫療的5G技術,在器械領域,5G技術帶來的增強型移動寬帶、高可靠低延時鏈接以及海量物聯網,會加速醫療器械的小型化、智能化趨勢,現在已有的遠程超聲和車載CT。且多設備無縫流轉、融合成超級終端,是鴻蒙系統的最大特點,未來對5G技術作用下的醫療器械進行整合或能成為現實。
按此設想,華為的5G技術和鴻蒙系統或能推動醫療器械生態運轉,在醫療服務提供者端,信息可以在醫生、患者及醫院各部門實現靈活交互,從而合理分配醫療資源,也可以助力遠程醫療,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和跨地域就診難題。
此外,5G的發展本身就需要物聯網操作系統,谷歌的Fuchsia這方面發展也不是很順利,下一代的Fuchsia在中國的推廣和服務支持等各方面也不會那么強。另外,由于歷史原因,從十幾年前退出中國市場到近幾年支持美國政府對中國“卡脖子”,再到支持美國政府對華為各方面的封鎖,大概率不會回到中國市場中。
華為作為中國本地公司,支持力度也會更強,這兩點放大了華為在中國成功的概率。2021年10月,鴻蒙會對4G以上硬件進行開源。從歷史進程可以看到,鴻蒙并非是應對美國封鎖而臨時誕生的,而是公司面向下一代物聯網所做出的技術戰略準備。如此,作為醫療器械行業中的一員,我們要擁抱它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