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昨天,
上海車展開幕首日連續霸占幾條熱搜,
成為眾人關注的頭條。
相比于以往,如今的消費者在審美和需求上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受國家政策驅動,今年的新車亮相中,車型種類的結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其中,新能源汽車明顯占據了更多的份額。新能源汽車行業也迎來了全新的入局者!
一時之間,巨頭們紛紛官宣要造車,要造電動車!
4月13日,創維宣布將在4月27日舉辦溝通會,海報文案“創維智能汽車的未來”顯示其將踏入汽車行業。
4月12日,國內無人機巨頭大疆發布智能駕駛業務品牌大疆車載,并將于4月19日開幕的上海車展上發布相關產品。這意味著,大疆通過車載業務正式切入汽車賽道。
4月6日,滴滴宣布啟動造車項目,滴滴副總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將成為造車項目的負責人,該負責人是滴滴與比亞迪聯名發布定制網約車D1的首席產品官。
3月30日,小米公司董事會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為100億美元。
短短半個月時間,新能源行業就迎來了四大“造車新勢力”!為什么巨頭們全都要造電動車?無非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巨大的市場,一個是尖端的技術。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24萬輛,逆勢增長43%;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6年稱冠全球的中國,更是售出136.7萬輛,同比增幅達到10.9%。
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有望提升到530萬輛,占比達20%左右,份額從5.4%提升到20%!
隨著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些年新能源汽車(包含混合動力、純電動以及氫能源)的迅猛發展,汽車行業對于汽車零部件的輕量化、集成化、小型化以及電氣化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塑料作為汽車領域必不可少的材料,其工藝、性能要求越來越成為大家的關注點。同時對材料供應商的研發能力、快速響應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國家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利好背景下,國內新能源市場必然是龍爭虎斗,造成新勢力的不斷出現,將這個激烈的戰場推向了更殘酷也更具技術含量的高度。未來高品質的塑料也將更加的緊缺和熱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