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人妻少妇被粗大爽9797pw-久久无码av三级-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女性手婬高清视频免费播放-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最新-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国产在线观看超清无码视频,加勒比在线视频男人的天堂,真人午夜a一级毛片,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全球芯片短缺問題繼續惡化,MCU交期還在拉長

2021-08-16

最新調查研究發現,購買芯片的企業從下單到等待芯片到貨的時間已拉長到超過20周,顯示全球芯片短缺問題繼續惡化。

根據SusquehannaFinancial Group的研究報告,在7月,采購半導體從下單到取得交貨的「前置時間」已拉長至20.2周,比前月增加逾8天。這是該公司2017年開始追蹤相關數據以來的最長等待時間。

報告顯示,微控制器短缺情況在7月加劇,等待到貨時間達到26.5周,遠遠高于一般須等待的6至9周。這類芯片也就是用于汽車、工業設備和家用電子產品控制功能的邏輯芯片。不過,好消息是,電源管理芯片的前置時間已經縮短。

汽車產業感受到的半導體短缺沖擊最深,由于無法順利生產,預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的汽車銷售額。其他領域也受影響,包括蘋果等最大型企業在內,許多電子產品制造商無法滿足產品的所有需求。

投資人會關注半導體的等待交貨時間,尋找有關半導體客戶過度下單和庫存積累的線索,因為這些通常是需求下滑的前兆。不過,芯片產業主管們這次審慎地不愿做這樣的假設,認為客戶現在比過去更愿意做出長期供應承諾。

Digitimes:Wi-Fi芯片報價飛漲近5倍客戶只掃貨、不論價

美系網路IC大廠又一次將芯片交期從原先近50周再往后延長,此一動作不僅讓臺系網絡業者跳腳,連向來穩定運營的臺系工業電腦客戶也開始備受影響。

臺系網絡芯片供應商表示,其實終端Wi-Fi、交換器及乙太網路芯片需求吃緊的現象已持續好一段時間,但在大家都沒貨可交的情形下,反而助漲下游客戶的囤貨氣勢。

以過往臺系工業電腦可能一個月千顆的網路芯片需求規模而言,目前多數客戶都直接以每個月幾千顆的訂單在搶產能,在終端需求不斷高漲,配合IC分銷商必須加價銷售下,臺系網絡芯片供應商直言,以終端Wi-Fi模組在2020年約3.5美元的賣價而言,目前第3季成交價已直接喊5倍還供不應求,可見得終端網路芯片市場的缺口之大。

聯發科網絡芯片部門、瑞昱、聯杰、亞信及九旸都已表達第3季自家網絡芯片產品線出貨量可望持續成長的好消息,加上芯片報價仍是易漲難跌的普遍現象,臺系網絡芯片設計業者第3季營收及獲利數字可望再創歷史新高的走勢,多已被市場樂觀預期,而且認定第4季業績也還會再往上挺進。

甚至相關供應鏈業者的2022年訂單能見度早已滿載,這讓各家臺系網絡芯片業者對于接下來公司營收及獲利成長目標,也只有越訂越高的份。

下游IC分銷商也表示,目前Wi-Fi、交換器及乙太網路芯片報價都持續上漲當中,雖然多數供應商目前都是無貨可交的現況,但客戶端仍不斷加價希望能多采購一些庫存留作備用,有行無市的跡象明顯,也迫使網絡芯片報價仍持續無量上漲當中。

若以可以通用在終端PC、工業電腦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Wi-Fi模組為例,2020年報價還在3.5美元上下的偏高水準,但第3季一套已被炒價到16——17美元的空前盛況,客戶卻完全不在意,還一心想要多要些貨。

此一情形原本也讓人警惕客戶端是否有明顯的重復下單動作?偏偏客戶就是要,而且還是高價也要的態度,讓整個上游芯片廠及中游通路業者也只能想辦法盡快給貨。

臺系IC通路業者表示,目前網絡芯片的配貨狀況確實感受到下游客戶的需求熱度,通常原廠給貨后,公司會加價一些轉售,并開始詢問客戶接受度,若有客戶嫌貴觀望,馬上貨就會被其他客戶分掉,而且完全沒有在討論價格,只論有貨與否,這樣的需求熱度,讓人很難理性討論任何需求面真實與否的問題。

在客戶正不計價掃貨下,臺系網絡芯片廠2021年下半營運成長動能完全沒看到減弱的跡象,反而有持續加速向上的可能,加上終端芯片報價又一次蠢蠢欲動,第3季很有可能看到臺系網絡芯片供應商平均毛利率全面靠近50%,甚至輕易飛過50%大關的機會。

車用芯片估吃緊到2023年,「這變數」恐讓芯片荒惡化?

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全球車廠爆發車用芯片缺貨潮,美國、日本、德國甚至派人跟政府交涉,希望臺積電在內的晶圓代工廠能加速生產。現在進入下半年,芯片荒的現象緩解了嗎?恐怕沒這么樂觀,投資銀行高盛出具報告研判,雖然9月起供貨吃緊的狀況會稍微好轉,但一直到明年,各家車廠的新車庫存仍將遠低于疫情爆發前水準。臺灣專家表示,今年電動車銷量預估比去年成長二到三倍,感測元件的需求量更大,因此車用芯片供貨吃緊的狀況,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會有所改善。

歐美暢銷的純電動車正式引進臺灣,全球第四大車廠現代汽車,喊出2021是電動車元年,未來每年至少一臺新車上市,目標2025,新能源車品牌要擠進全球前三強。

銷售人員:「它的耗能顯示它要充電的上限,以及在什么時候充電,它都可以去做一個自定義的設定。」

智慧型電能監控面板,可看到剩余電量,五人座純電動休旅,充飽電最大續航力482公里,標榜高CP值,要與豪華車款做出區隔,這些智慧型儀表板、多媒體資訊、動力系統功能,都少不了微控制器MCU,全球車廠擔心的車用芯片供應吃緊問題,已經緩解了嗎?

南陽實業副總經理詹醒升:「汽車市場芯片大概還要再缺一段時間,可能到明年第二季才有可能再做緩解,不過我想隨著歐美復蘇,大家都在加緊地出力。那我們這邊,在臺灣部分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目前臺灣部分是沒有芯片的疑慮。」

歐美將逐步禁售燃油車,電動車需求呈現爆炸性成長,但每臺電動車需要的車用芯片,比傳統燃油車多好幾倍,縱使今年下半年交貨周期縮短,芯片供給仍跟不上生產腳步。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分析師鄭凱安:「車子基本款的(芯片)可能量有足夠了,可是今天我如果車子有些特殊的自駕功能,或者有特殊的這個影音顯示功能,那這個本來是,可能是它高級車里面一些特殊的功能,它具有市場區隔性的這種服務功能,那這些功能可能就沒辦法提供,或者說它可能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幫客戶再把它裝上去。」

今年以來,豐田、Kia、奔馳、BMW都陸續發表電動車款,然而芯片短缺帶來不確定性,朝電動車轉型的速度,恐怕因此受到拖累。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車用芯片它又進來,擠進它這部分的一個下單,排擠到原先的這個消費性電子,跟PC手機這部分的芯片,所以會導致所謂的長短料(無法順利出貨),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它們的法說會,事實上都提到目前看起來,短缺的情況到明年上半年,應該都還沒有辦法做緩解,所以目前看起來整體的訂單,還是追產能的情況。」

為了等缺貨零件,導致無法出貨,一時半刻還難以緩解,海內外大廠紛紛擴廠搶商機。

今年3月,力積電斥資2780億打造12吋晶圓廠,緊接著聯電啟動南科擴產計劃,另外臺積電、世界先進以及國內的中芯也同樣前仆后繼,專家一致認為,擴廠到正式投產需要時間,短期內芯片荒恐怕無解。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這兩年有29座的,新增的晶圓代工廠會出來29座,但是一般來講它蓋的時間要兩年,所以從今年開始算2021、2022、2023,等于到2023整個晶圓的這部分的,供給的部分才會慢慢地緩解。」

芯片荒才露出曙光,又因為Delta變種病毒讓全球疫情再起,未來車用芯片供應,勢必再添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