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3
對于美國來說,供應鏈問題已經持續了半年多,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還有2個多月美國圣誕節假期即將到來,但是令美國玩具公司頭疼的是供應網絡緊縮導致貨架上玩具極度緊俏。
為了確保在12月25日前交貨,一些美國企業甚至用飛機運送玩具,而不是選擇乘船,有的更是被迫將中國生產的玩具暫留在中國,等待供應鏈問題緩解或成本下降。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PD集團的數據顯示,美國玩具行業去年銷售額增長了近17%,達到約330億美元,在今年上半年,更是同比增長了40%。
但是美國玩具行業嚴重依賴假日銷售,尤其是第四季度,占全年銷售額的70%,平均來看,假期銷售額能占到20%。
對美國來說,唯一的問題就是85%的玩具都是由中國制造,在以前從離開中國工廠到抵達美國配送中心通常需要4至6周的產品,現在需要12至16周。所以今年的美國圣誕節,玩具貨架或許很早就會空空。
事實上,不僅是美國,全球有70%的玩具都在中國生產,美國是第一大進口國,其次是英國和日本。
2020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85.7億美元的玩具,占中國出口額的25.5%,英國和日本加起來不到10%。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不過,根據 Brand Finance 發布的 2020 年全球最有價值的 25 大玩具品牌排行榜,排名第一的則是巨頭樂高。在前十的企業中,有7家來自美國,兩家來自日本,中國制造的玩具多是國外品牌代加工。

雖然說中國本土品牌打入世界會有困難,但得益于產業鏈優勢,未來機會仍然很大。這一問題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中國的制造業可以說是無與倫比,就拿美國市場來說,從古代的絲綢到美國的國旗,甚至是紐扣,都是中國制造,現在的美國商場里面那些貨物,至少有80%的貨物是中國生產的。
新冠疫情導致西方國家想要重塑全球制造格局,打破中國“壟斷”顯然是不太現實。盡管港口擁堵,運輸受阻,運費漲價,但是依然不能改變中國強大的輸出能力。
近些年來,我國高精尖產品出口逐年增長,體現了經濟改革的成效,但不能摒棄中低價值產品,美國就是最好的失敗例子(制造業空心化是美國經濟當前最嚴重的結構性問題)。
所以,我國在中低價值產品領域的優勢要長期保持,可以適當降低,從而提高高端產品出口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