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助理劉孝堂2日介紹,近年來,欽州港片區依托獨有的中馬“兩國雙園”工作平臺和工作機制,在全國率先開展馬來西亞毛燕進口加工特色業務,成功構建全國首條中國—東盟燕窩跨境產業鏈,為推進中國—東盟特色跨境產業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當天召開發布會,解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引領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實施意見》。
劉孝堂在會上說,近年來,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積極推動中馬兩國政府簽訂《馬來西亞輸華毛燕的檢驗檢疫和獸醫衛生條件議定書》,實現進口馬來西亞毛燕常態化。推動建設毛燕預處理中心。將毛燕采購及預處理環節布局在馬來西亞,毛燕進行預處理后方可出口到中國。推動國內企業參股預處理中心,確保原料供應穩定、品質保證。
同時,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建設燕窩加工基地及國家燕窩及營養保健食品檢測重點實驗室。將加工、研發、銷售環節布局在片區,為燕窩及相關進出口食品檢測、監管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探索建立技術規范標準,先后建立了廣西進口毛燕檢驗檢疫規范、進口毛燕質量等級標準、毛燕加工企業生產管理規范和禽流感預防標準等地方性技術規范標準。創新建立全流程監管機制,建立了從供貨、預處理、報關、轉關、查驗、檢測、倉儲到后續加工生產的全流程安全監管機制,以及全鏈條質量可追溯系統。
此外,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打造燕窩生產超級工廠。引進全流程自動化、智能化的無人車間,建設能承接全國溯源凈燕總進口量1/3產能的世界第一個鉑燕燕窩超級工廠,為燕窩產業創新發展提速賦能。
截至目前,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已有10家燕窩加工企業獲海關總署批準毛燕加工資質,占全國71.4%;截至2021年7月,燕窩產品進口額累計超1億元,燕窩產業工業總產值累計約8295萬元。全國首條集毛燕進口、檢測、標準化加工、供應鏈金融服務、文化研究、展示展銷與燕窩交易于一體的中國—東盟燕窩跨境產業鏈已經形成。
劉孝堂表示,下一步,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將搶抓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構機遇,依托自貿試驗區及“兩國雙園”優勢,找準欽州港片區在跨境產業鏈中的發展定位、關鍵環節及關鍵產品,進一步完善產業規劃布局,創新配套政策體系,在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等方向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粟堅當天在會上表示,廣西將以自貿試驗區為引領,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
據悉,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日前出臺《關于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引領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將重點構建面向東盟的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中藥材加工、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特色產品加工等跨境產業鏈,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境供應鏈關鍵節點,以及區域價值鏈深度融合的示范區。打造一批戰略性產品品牌,形成跨境價值鏈深度融合的樣板,形成較強國際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
《實施意見》聚焦生產制造、貿易、物流、市場、服務等關鍵環節,對標國際經貿新規則,在帶動生產制造業發展、促進貿易轉型升級、推動跨境物流提效擴能、拓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帶動RCEP經貿規則先行先試等方面提出23項舉措。
粟堅表示,接下來,廣西自貿試驗區將成立外商投資促進中心,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廣西產品賣全球”網絡,提升國際產能合作水平。
此外,廣西自貿試驗區還將引入國際一流機構進駐,提升商務、法務、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務水平,出臺多個配套文件,為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發展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