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數字員工”市場加速升溫。9月5日,華為與普華永道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舉行RPA+AI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簽約儀式上,華為GTS產業伙伴建設與管理部部長周為透露,RPA華為內部將其稱為“數字員工”,目前華為內部已經有超過8000個數字員工。這次與普華合作,雙方聯手要在SaaS服務、財務共享、以及產業云領域進行深度合作,打造更優質的“RPA+AI”(數字員工+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賦能行業。
在這次服貿會上,不僅僅是華為與普華永道,包括來也科技、達觀數據等都帶來了相關的RPA“數字員工”解決方案參展。“數字員工”市場正在升溫,目前包括微軟、阿里云等紛紛布局。根據德勤RPA研究報告,如果計算一家收入在200億美元且擁有5萬名員工的財富1000強公司,其中20%的工作流可以用RPA自動化操作完成,那么每年就可帶來超過3000萬美元的利潤。
數據顯示2021年1-7月中國有17起RPA融資事件,RPA的復合增長率為64%。“數字員工”到底是什么?“數字員工”未來會取代我們嗎?這個市場有哪些難點?未來有什么趨勢?目前市場的玩家有哪些?
什么是數字員工?
RPA(數字員工)到底是什么?和我們長得像不像?事實上,RPA是一種智能化軟件。RPA的全稱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即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也可以稱為“Digital Labor”,即“數字化勞動力”、“數字員工”。可以理解為在自動化機器人的幫助下自動執行業務流程以減少人為干預和操作的過程。
目前,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德勤四大咨詢公司都對RPA有明確定義,按照這四大行的定義,可以歸納出3個關鍵點,其一RPA是軟件,不是實體機器人。其二RPA應用場景要滿足兩個條件:大量重復(讓RPA有必要)和規則明確(讓RPA有可能)。其三只要滿足第2條的兩個條件,RPA可以應用于任何行業,任何場景。
到底RPA可以做哪些事情?以證券行業來看,RPA的常用業務場景,包括業務清算、自動開閉市、定期巡檢、開市期間監控、資管系統操作、托管系統操作、柜臺交易系統操作、零售系統操作、財務系統操作、報表報送等。東方證券引入了RPA之后,在工作效率上每年可節省人力工作時間至20000小時以上,每年節省人力成本300萬元。海通證券目前有超過10個以上的部門已經應用RPA,4年上線200多個自動化流程。
當然不僅僅是在證券行業,只要滿足大量重復和規則明確的工作崗位,RPA都大有用武之地,華為公司同樣是典型例子。在這次簽約儀式上,周為透露,現在華為內部通過RPA部署的數字員工已超過8000個,廣泛應用于生產、制造、財經、HR、零售、審計等各個業務領域。這是華為一貫的做法,只要自己實踐有用的解決之道,其就會很快向公司之外進行演化,賦能更多的行業,目前華為的RPA產品已經在數字政府、交通、金融、制造等多個行業得到了應用。
RPA也可與很多技術結合有很多形態,在這次服貿會上,達觀數據帶來的達觀智能辦公RPA機器人展示裝置,該裝置可模仿業務人員日常辦公操作。以分析財務報表,機器人可自動將財務三大報表通過OCR讀取財務報表中的科目及金額信息,然后自動上傳到達觀財報解析系統內,系統通過利用NLP技術及會計行業知識精準讀取財報中科目及金額信息,并進行結構化整合,計算出財務科目變動,并提示業務員注意及分析變動原因,以提升信貸流程的質量及效率。
目前,達觀智能辦公機器人可以應用在銀行流水識別、表單識別、發票識別,采購合同、債券募集書等文件關鍵信息提取、文檔比對、文檔審核等多個文本處理場景。
從形成方案到落地應用仍面臨挑戰
人口紅利消失,招聘熟練的員工越來越難;城市生活成本飆升,導致人力成本水漲船高等,諸多原因都進一步催生RPA正快速發展。根據Gartner數據,全球RPA的業務增速以60%的速度發展。隨著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接受與應用RPA,這種非侵入式的自動化技術正逐步成為企業組織的一項基本能力。據麥肯錫數據報告顯示,世界500強企業超過70%都在使用RPA機器人。
將更多有明確規則的重復性工作交給數字員工RPA去干,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所以這必將是一個越來越大的市場,也將是一個越來越火熱的市場。熱門的市場必然吸引眾多的參賽者,目前看,RPA市場有三類角逐企業。
一類是新型RPA技術企業,比如新紐科技、來也科技、達觀數據、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等均是新型RPA企業,目前這類企業正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二是以微軟、SAP、用友、金蝶為代表的傳統的軟件企業,都推出了相關的RPA解決方案。三是以阿里云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
這是一個技術與業務流程抽象化與優化的結晶,所以它從形成方案到落地應用都面臨挑戰。就像普華永道與華為所言:數字員工的“雇傭”過程并不簡單。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從應用RPA技術到訓練出自己的數字員工再到真正產生業務價值,仍是一個耗時費力且不確定性高的過程。
歸納起來RPA的發展仍存挑戰,RPA的難點主要集中在如何判斷業務場景是否適合RPA化;RPA行業差異性與RPA標準產品的沖突;RPA借助相關工具與RPA價值體現如何界定等。
未來,RPA將加速演變,其中的一個方向是與AI結合,這次華為與普華永道的合作方向是RPA+AI。另外在產品形態上一體機、平臺化等都是其未來演變的方向。7月,新紐科技與中國電科旗下普華基礎軟件,華鯤振宇達成戰略合作,三方宣布將共同打造新紐人工智能一體機,這樣的形態能夠讓用戶無需考慮基礎設施的布局,另一方面打造推出通用行業RPA平臺,加速其服務化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