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09
6月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參會者有中共海南省委書記、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中共海南省委副書記、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沈曉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等向大家介紹《總體方案》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1 爭取3年時間全面封關
林念修(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總體方案》的推進實施可以分為打基礎和全面推進兩個階段。
第一的階段,從現在起到2025年以前主要是打基礎、做準備。這一階段的目標任務是,突出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有序推進開放進程,推動各類要素便捷高效流動,形成早期收獲,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圍繞這一目標任務,我們將抓緊開展工作,爭取用3年左右的時間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為全面封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第二個階段,2035年以前,主要是全面推進自由貿易港政策落地見效。這一階段的目標任務是,進一步優化完善開放政策和相關制度安排,實現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基本形成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現代產業體系和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打造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2 海南房地產:再不會大起大落
劉賜貴(中共海南省委書記、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大家都很關注海南的房地產,現在到海南買一套房子是有條件的,也就是說你到那里工作一年以上才有條件。全島進行全域的限購是有個過程的,實際上也是風險防控的一個過程,早在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了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的會議時確定海南進行多規合一的試點,從2015年開始,我們對房地產提出了“兩個暫停”,一個是暫停批地,一個是有地的房地產商暫停批建。因為當時房地產商手頭上掌握了幾十萬畝的可以用于建設商品房的土地資源。
后來,我們為了落實好“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理念,因為當時在海南有2萬多家房地產商,很多市縣是靠房地產賣地建房取得稅收、取得固定資產投資,后來我們在2/3的市縣取消了固定資產的投資考核和財政收入的考核,實際上也是對各市縣房地產產業進行了根本的限制。
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以后,也就是2018年6月份,可以說我們是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采取了全域的限購。現在看來,我們經歷了陣痛,但是我們對房地產曾經有過的歷史上帶來的風險,幾起大起大落的風險,可以說在自貿港政策發布后不會再出現。這就是我們說的,有的是未雨綢繆,必須防在前,類似這樣的事還不少,所以我們在防控風險方面首先建立一套機制。
從立法的角度,海南制定出臺并且正在實施反走私條例,對走私有明確的法律條款。
因為“零關稅”以后,一線放開以后必須二線管住,管住主要還是貨物的走私,所以我們從法律方面,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了相關的條例。我們現在基本上建立起了一套海上12海里內、岸上1944公里的海岸線上的,再加上內陸的網格化反走私管控。通過衛星海上和岸上的岸基雷達,通過遠程的抓拍,可以無縫的對所有岸線實行監控,所以在風險管控方面、反走私方面,我們是有一套管理機制和平臺的。
3 自貿港的6個不允許
劉賜貴(中共海南省委書記、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世界上很多的自貿港是資本主義制度,但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自貿港就是海南。所以我們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幾個不允許,即不允許危害國家安全、不允許在意識形態方面來破壞社會主義制度、不允許通過貨物貿易走私、不允許搞黃賭毒、不允許破壞海南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允許在海南自貿港建設過程產生腐敗,發生不廉潔的行為。對這些原則性的問題,我們都會制定或者已經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一年多來,省委對自貿港的風險防控是高度重視的,做了認真的分析,大體上總結了13類,大大小小的風險點有100多個,這就是我們現在可以想到的。
4 海南會取代香港嗎?
林念修(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香港、新加坡和迪拜是當前國際上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的典型代表,他們的建設模式、政策制度都各有特點。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被眾多的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特別是香港回歸祖國以后,在“一國兩制”下,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并且深度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
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我們既要學習借鑒國際上知名的自由貿易港的先進經驗,對接國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探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制度體系。同時,我們更要充分發揮海南自然資源豐富、地理位置獨特以及背靠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腹地經濟的優勢,重點突出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聚焦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合作競爭新優勢,為全球自由貿易港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從這個意義來講,海南自由貿易港與香港的定位不同,重點發展產業也不同,應該說互補大于競爭,不會對香港造成沖擊。下一步,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進程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聯動發展,積極開展務實有效的合作,保障香港的長治久安和長期繁榮穩定,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5 新版“10萬人才下海南”
劉賜貴(中共海南省委書記、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海南雖然有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史,也曾經有過10萬人才渡過瓊州海峽到海南創業,但畢竟是在1988年,從廣東一個行政區分出來設立的一個省。所以,當時它的人才基礎還是薄弱的,更是一個發展的瓶頸。
我們制定了到2025年“百萬人才進海南”的行動計劃,目的是要大力吸引人才。這兩年來,已經超過10萬人到海南就業創業。這和當時改革開放時10萬人才渡瓊州海峽不同的特點是,那時候的博士是在大街上擦皮鞋,因為他沒有事干。我們現在講的是10萬多人到海南,都是有就業崗位的。
我們落實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確定2025年“百萬人才進海南”的計劃,省委成立了人才工作委員會,我親自任人才委員會主任,定期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這些政策圍繞人才如何發揮才干,在住房、子女就學等方面提供各方面的便利。
最近我們推出了4萬多個向全球招聘的崗位,就有幾十萬海內外的人才踴躍報名。解決人才問題,首先是人才愿意來,愿意來的前提是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有用武之地,海南雖然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好的空氣、好的水、好的食品,但是人才來還是要著重于能夠就業創業,這是最重要的。
6 自貿港實行“非禁即入”
沈曉明(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關于投資自由便利。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非禁即入”,除非有強制性的標準和法律的禁止,原則上政府取消許可和審批,對企業實行備案制、承諾制,承諾符合條件就可以開展業務,政府的備案受理機構通過事中事后監管來履行監管義務。對于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自貿港專用的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在自貿區基礎上進一步減少限制和禁止的條款。自貿港內注冊的境內企業可以通過境外發行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如企業從事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在境外直接投資的收益可以免征企業所得稅。
關于所得稅的稅率。從現在開始到2025年,海南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減免所得稅。對注冊在海南自貿港并實質運行的鼓勵類的產業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比如,對在海南自貿港工作的高端和緊缺人才,在海南島內待滿183天后,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將免征。
7 “原產地規則”含金量高
沈曉明(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全島封關以后,除了極少數產品外,其他都沒有進口關稅了。在全島封關之前,海南設定了四類物品,通過清單管理免關稅。一是生產資料,二是原輔料,三是交通工具,四是島內居民的消費品。我大致算了一下,進口游艇稅收的成本大概能夠降低38%,如果在海南買一條1000萬的進口游艇,就不需要交380萬的稅。
給大家舉一個凍品的例子,整頭牛或者半頭牛普通進口關稅70%,最惠國的進口關稅25%,如果整頭牛、半頭牛進口到洋浦港,再通過分割進行初加工,也就是大腿肉、牛筋,很容易增值30%。如果增值30%,這個牛肉再經過中國內地市場就省去了70%或者是25%(最惠國)的關稅。因此,企業的利潤空間是十分巨大的,老百姓就可以吃到更加便宜的進口牛肉。所以,原產地規則的含金量是相當高的。
關于所得稅的稅率。從現在開始到2025年,我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減免所得稅。比如,對注冊在海南自貿港并實質運行的鼓勵類的產業企業,我們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比如,對在海南自貿港工作的高端和緊缺人才,如果他們在海南島內待滿183天,他們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那部分將免征。因此,對于高端的緊缺人才在個稅方面的吸引力也是十分大的。
8 首次提出電信服務開放
沈曉明(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關于服務業開放。我們將大幅減少市場準入,在旅游、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三大產業,特別是種業、航運、電信、商務服務、金融、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重點領域,加大服務業的開放力度。比如,基礎電信。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的政策是,基礎電信要求有中方控股,在這一版的自貿港《總體方案》當中第一次提到有序開放基礎電信。再比如,我們支持境外證券、期貨、基金經營機構設立獨資或者是合資的金融機構。再比如,我們允許境外理工農醫類的世界高校或者是職業院校在海南能夠獨立辦學,這些開放的政策之前都是沒有過的。
6月22日-24日,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將在海南海口舉辦,馬云、王玉鎖、馬蔚華、雷軍、寧高寧、張近東、龍永圖、錢穎一等國內外企業家及政學界杰出代表已確認出席,本屆年會上,企業家們將共同探討自貿港新機遇,政府代表也將在現場為企業家解讀自貿港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