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15
大家好,我是彬叔
前段時間發生了個事
高曉松應邀直播
被網友噴到閉麥下播
事情是這樣子滴,人民日報邀請8位文化名人參加一個“名人讀名著的“的活動,給畢業生們寄語和祝福
結果一開播,大量網友涌入直播間,開始噴高曉松。
直接噴到直播取消
人民日報的直播被網友罵到關閉!?這屆網友真的優秀!但反過來說,這不正是以高某某為代表的公知們畢生追求的:人民已經可以獨立思考,不再盲從權威的天亮時刻么。
接下來,跟著我,我們來扒一扒“公知”。
1988年
公知起源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事足以影響中國30年的事,那是就紀錄片《河殤》上映 。
《河殤》可以說是中國“公知文化”的起源,它讓原本一盤散沙的公知聚集了起來,找到了他們一切理論的源頭。
這部“先有文稿,后配畫面”的6集“紀錄片”由對中華傳統的“黃河文明”進行反思和批判入手,逐步引入對西方“海洋文明”的介紹,對包括“長城”和“龍”在內的許多長期被中國人引以為榮的事物進行了批判,同時表達了對西方民主文明的向往。
它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的黃河文明,比不上西方的海洋文明;我們的文明,永遠孕育不出科學和民主。
單靠這片黃土和這條黃河,已經養育不起日益膨脹的人口,已經孕育不了新的文化,它不再有過去的營養和精力;
只有當蔚藍色的海風終于化為雨水,重新滋潤這片干旱的黃土地時,這些只有在春節喜慶日子里才迸發出來的令人驚異的活力,才有可能讓巨大的黃土高原重新獲得生機;——節選自《河殤》
90后 00后或許很難想象,70 80年代究竟是怎么樣一個時代呢?
當時文革剛剛結束,國家百廢待興,西方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技術,資金,人才,我們似乎什么都比不上西方,這是一個絕望與自卑糾纏在一起的時代,它深深烙在那一代知識分子的骨子里。
為什么西方有高樓大廈,我們沒有;為什么西方生活條件那么好,我們沒有;為什么西方能造飛機汽車,我們不行。
現在,《河殤》讓一切都有了答案——我們從文化上,從根上,就比不過西方;中國的黃河文明,比不上西方的海洋文明。
所以,這部紀錄片一出,立刻受到公知們的廣泛歡迎,大肆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事實上,當時的公知們99%是沒有出過國的,美國、歐洲國家等只是他們的意淫之物,《美國國務卿訪華》《100年后還能挖出備用零件的德國下水道》《美國醫療免費》等只存在于幻想中的文章也應運而生。
美國國務卿來中國訪問,被安排在釣魚臺國賓館頂樓,400多平的總統套房里,但美國國務卿覺得太過鋪張浪費,堅持住中關村外,每晚10元的十元店。
當然,還有默克爾和奧巴馬版本:
附詩一首:
1997年
公知巔峰,戰忽局成立!
如果說,1988的《河殤》開啟了公知元年,那么1997年《中國即將崩潰》讓公知們的存在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發生,整個亞洲,只有中國幸免于難!美國感到有點不對勁了,很多美國學者提出了:中國威脅論。
公知們一看,中國能威脅他們的美國爸爸?這還得了!眾多公知紛紛發表中國不行,中國衰敗的言論。
這時一個叫章家敦的美籍華人出現了,他便是《中國即將崩潰》這本書的作者,這本神作讓他成為了“唱衰中國”公知們的帶頭大哥。
章家敦認為,“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壞賬已經高到不能維持的地步”,“銀行壞賬率高達30%”,斷言“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最多只能維持五年”;
一般來說,資本充足率在8%左右時,就會破產。我們的問題,比那些在金融危機中垮掉的國家的問題還嚴重。
這樣“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神作一面世,就受到了追捧,公知們紛紛力挺,國外的媒體也競相報道,就連美國國會,都邀請章家敦舉行聽證會,風頭一時無人能及。
但是,令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時,章家敦還有另外一個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身份,我國戰忽局創始人之一!
正是這本《中國即將崩潰》把美國忽悠瘸了,所謂“本拉登怒撞雙子塔,章家敦巧獻崩潰書”這兩大歷史事件降低了美國對中國的重視程度,為中國爭取了寶貴的十年!
一碼歸一碼,把美國忽悠瘸了這份功勞還是要記在章家敦頭上的。
2020年
公知很忙
隨著中國近20年來中國的崛起,大家接收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公知們從97年巔峰開始逐漸沒落,他們的聲音似乎越來越輕,也由明面上轉到了暗地里。
2020年初的一場疫情,瞬間讓公知們感到自己滿血復活了!是的,疫情前期,中國的爆發讓各種阿貓阿狗,阿方阿圓跳出來叫囂:“災難、地獄、人類在絕望中死去。”“壓抑言論自由,我們要知情權。”
當然,打臉也來的很快,中國很快就控制住了疫情,同時,在疫情期間,中國在戰爭動員能力,基建能力,凝聚力等多方面碾壓美國。
這一年,成了公知們人人喊打的一年。
現狀
公知太難了
那些公知們,很多都是改開初期80年代形成世界觀的。
改革開放后,傳統的意識形態被打破、被質疑。而中國在轉向西方的同時,西方的意識形態挾經濟實力,一擁而入。
其中的一部分人,在那個時段形成了對西方的崇拜,對美國的信仰根深蒂固,縱然日后有更優秀的存在,他們也不愿意打破原有的價值體系。
他們見過真正的美國嗎?
大多沒有,沒有體驗過美國普通人的生活,也沒有接受真正美國的教育,他們想象中的美國是完全虛假的不存在的,有的言論,當初因為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還挺有市場,現在看來就是笑話。
而不少90后、00后卻是見過真正的美國,接受過更廣闊的信息和資源的,在他們看來,很多公知們的話就錯誤百出了,“什么玩意兒,連這都不知道,還在上面瞎J8吹。”知乎上有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大家覺得呢?
